2009年8月7日 星期五

青少年為何自殺?

前不久有一部影片,描述一個少年的自殺事件---主角叫做大衛,他是具有音樂才華的學生,可是他竟然選擇了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,使我不禁聯想到班上也有一個企圖割腕的女生,也令我開始注意到「自殺」背後是否有意涵存在的問題。

大衛是個凡事講求完美的人,因此他常給自己很大的壓力,但是她抵抗壓力太低了,表面上看來,他把自己的形象塑造的很好,甚至他的父母或弟弟都無法感受到他所承受到的沉重壓力,而且在他的好朋友以及女朋友的面前,他也閉口不提,那是相當危險的,因為她的情趣無法適度宣洩,等到累積到一定程度時,壓抑不住時,會決堤而出,悲劇就這樣發生了。大衛有著大好前途等著他(因為他已經申請到有名的音樂學院深造了),且他正值青春年華,尚未涉入人生巔峰就了結生命,但如果細究其自殺行為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,它是日積月累的,雖然病態性的焦慮症者---易生憂鬱症現象也會有自殺傾向外,一個人如果無法應對壓力是導致自殺的主因---如同劇中的大衛一樣。

近年來青少年自殺率逐年上升當中,使我有這樣的省思---如果我們關心他們一點,尤其當學生表現的行為有
1.孤僻、獨來獨往、落落寡歡、拒絕關心。
2.學習情緒差,對自己失去信心、否定自己。
3.對自己要求甚高、挫折容忍力差,由其太重視分數或成績。然而現在學校依舊是升學主義掛帥,學生功課壓力很大,學校常常忽略學生身心及人格發展。甚至我們可以說,是當今這種灌輸式的教育方式害了學生,阻礙學生多面向的思考能力,否則學生不會以自殺來反抗。

青少年投入自殺有其內心心理因素為生命缺少安全感所致,所以如果發現學生有自殺的意圖時,教師可以採取的做法有︰
1.傾聽當事人的想法;了解當事人企圖自殺的原因,是否有具體計畫,運用當事人未完成的 心願來減低其自殺的意圖,避免訓話的方式。
2.表達輔導者的關心;讓當事人有被關懷的感受,清除其自我攻擊的意念。
3.告訴當事人的親人、老師及能幫助的同學朋友;緊密的留意當事人的一舉一動,若是自殺未遂的學生,則更需要一個緊密、專業的聯絡網來共同處理。
每一傷害事件都是家長與老師的痛,但多些關懷與留心,即可避免更多的遺憾,而且要切記遵循以下的原則︰
1.接納同理他們痛苦絕望的心情---包括對生命的絕望及自殺前的恐懼矛盾等,不要急於責怪他們愚蠢不負責任的行為,因為這些教條式的質問,不但對自殺者情緒毫無幫助,而反映出父母或師長內心的焦慮而已,其實他是一種強烈的求助訊號,我們應當安撫其受傷之情緒。
2.提供溫暖支持︰自殺青少年大多有「孤獨」、「無助」、「情感疏離」的心理歷程,大多是生命遭受挫敗的打擊而引起---如大衛一樣,如果他肯適當宣洩他的情緒,保持樂觀的態度,以及有朋友支持時,也許可以度過,心情不好的時候,我們應可以表是對他們的關心與在意,希望他勇敢面對自己的人生,肯定自己的價值。
3.鼓勵他們尋求新的安全基座,做為生命重新出發的基地;他們對人與對是更是噌滿著不信任與懷疑---大衛就是這樣,他不願將自己的事情和別人討論與溝通,他生活中充滿壓力,可是無法學到紓解自己的壓力與找出生命的意義,無法接受失敗的結果。同樣的在青少年的日記裡,常充滿著孤獨徬徨的字眼,如果在家庭、人際關係或是學業方面,遭受到過多的被拒絕或是失落的經驗,更容易讓他們逐漸失去安全感,看不到生命未來的希望。因此要從關懷生命,尊重人性出發,接納每一個不同的個體,給於溫暖的支持,讓原本無依無助的生命找到安全堡壘,讓每一個脆弱受傷的心靈在愛的滋潤與安全的保障下成長茁壯,就可以免除像大衛般的悲劇發生了。

總之,我們的學生有許多出生在不完整的原生家庭中,因此他們背後都有著故事,我們應當幫助他們,而非一味的苛責他失常的行為,其實那是向外求助的訊號而已---我們要會解讀他,不可以忽視他,加上我們是他們的「重要他人」,應該要常用關愛的眼神,常思考自己的行為,在學生成長之路上,陪他們走上一段,信念不要動搖,並要有技巧處理問題,多充實自己,讓自己成為有效能及有自信的老師。

成長之路

分析青少年行為的學派很多︰
1.依從行為---是與社會相符的
2.違常行為---破壞常規容忍度,通常其後果有正面及負面效應。如翹課型為是違是熱心、江湖氣、天真可愛,甚至誇大其效果為很激動、毛躁,無人陪他,在乎被愛,及引人注意---如媽媽追著小孩餵飯,就掉入孩子的陷阱中,偏差行為有一定的參照點---如不斷重複的逃學、逃家、藥癮習慣,故我們能重視產生違常行為的背後因素,雖然它也有紓解壓力的效果,可以得到宣洩,但也是偏差行為的警訊,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,足夠的能力去預防去解決問題。

再談到師生相處之道,老師的用心,學生可以感受的到,彼此雖然會有情感上及認知上的差異,可是老師必須要對學生具有高度的包容力,才會彼此接納與欣賞,如此可以減少許多的師生衝突,當然要是杜引導學生走向利社會行為---向阿甘正傳中她的母親;告訴他說︰「笨就做笨的事」很肯定自己,因為人性中有卑微的一面,像許多家庭暴力是由於丈夫一直罵自己老婆「今天笨」、「明天更笨」,激怒她變成了「夜夜磨刀的女人」或老太太只有在「失憶」的情況下才活得下去,人會被扭曲,故我們在處理學生問題時,要先做被丟石頭的人,要保護弱者,且要能「感同身受」,有時可以利用教師權威,站在他(弱者)那邊,慢慢的弱者就多了一份力量,並且發揮一下導師的功能,如果他功課進步一點,自信心自然產生,也會感受到你很關心他,才會看見個案「真實」的一面,並且可以做家長的朋友,不要批評家長,因為家長不是專業,通常他們都用「常識」處理問題,可以用「對話」方式,並且顧及家長的面子,一起處理問題且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。

就像「成長之路」的21位青年,讓他們自己去爬山,因此能力被逼出來了,要為自己負責任,學校只做「升學輔導」無法幫助孩子發展其潛能,我們應尊重每一個孩子,強調其「個別差異」,幫助孩子判斷及衡量他的行為---此大多與「自我評價」有關,故有時分配一個工作給他,讓他學會尊重他人,提升自己的能力及自信心,才能改變他的「自我評價」,由此影片觀察︰反映出青少年之行為是無法獨立的。還有「焦慮」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,甚至他是一種「憂鬱症」以及事引發「自殺」之因素。

「奪愛」

客體關係論之治療學派強調︰若孩子個人餓了就有東西吃,若沒有得到善意回應則會自認為壞的客體,會做出壞的行為----一如教育學上的「比馬龍」效應。「安全基座」即是人出生有被呵護比較具有「安全感」,較會有「中性」態度看事情,若無「安全感」,則會過度反應。人的「安全基座」的建立是在2歲以前,而5歲前是人格發展的重要時期。人的若與母親建立,則與母親之依附關係較好,若與父親建立依附關係,則其成人後社交關係較佳,女性則事業發展較好。孩子若與母親關係不穩定,不知母親是否愛他,其情緒依附不佳,遇事沒有能力處理,成人後易形成精神病患及殺人犯等(除非接受心理治療) 。

「奪愛」這部影片就是典型「安全感」不夠的的小孩,通常所謂的「邊緣人格特質」指人際界限不清與母親之關係未分化,幼年未建立好時,會有退縮行為,家中的排行是老大的話,會比較焦慮、神經質,老三較不負責任,中間孩子的人際關係較好( 在家中容易被忽視),故看待一個個案,可看其手足的年齡差距或性別差異,大多數家庭有重男輕女的問題,這當然是大社會的問題,另外目前社會的結構,職業婦女上班,小孩若由保母帶則儘可能製造機會與孩子接觸,否則會造成很大的缺憾。